中國成都一條安靜的小巷里,來自英國72歲的瑞秋·品尼戈女士一直默默地從事著一項崇高的慈善事業(yè):幫助困難群體學習手工技藝,并開設慈善店鋪“巖羊”,專門出售由困難人群手工制作的工藝品,使他們能靠自己的能力生活。
2017年,當瑞秋回英國治病期間,我曾經專門拜訪過她。她并不熱衷介紹自己,但在向我展示那些殘疾人制作的手工藝品時卻熱情十足。她能詳細說出每一件工藝品出自誰手,背后又有哪些故事。從我們的談話中,我了解到瑞秋曾是一名醫(yī)生,曾在亞洲15個國家為貧困人群提供醫(yī)療服務,她的店名“巖羊”源于她對喜馬拉雅巖羊的特殊敬畏——在西藏,她曾被一只喜馬拉雅巖羊攻擊。后來瑞秋到成都工作,結識了一些殘疾人,在目睹這些人銷售手工藝品時遇到的重重困難后,瑞秋立刻投身于這一事業(yè)。幾年后,瑞秋正式成立了“巖羊”,專門銷售殘疾人制作的手工藝品,并將所得全部用于幫助困難群體。這些手工藝品來自不同地區(qū)、不同民族之手,風格各異,既有手工制作的毛絨玩具、手繡圍裙,也有西藏牦牛奶手工香皂等。
瑞秋和她的“巖羊”店幫助了600多個人,受助群體跨越了中國多個省份,而她的努力也改善了這些人的生活。余先生一家的兩個兒子都患有罕見的地中海貧血癥,每隔三個星期兩個孩子便需要輸血一次,這讓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無法承擔。幾年來,瑞秋每次都是自己掏錢買下余家手工制作的皮夾再放到店里銷售,同時瑞秋還經常給余家捐款,幫助余家一次次渡過難關。這使兩個孩子得以幸存,余家也得以通過制作和銷售這些手工藝品繼續(xù)給孩子治療。
與此同時,瑞秋的慈善事業(yè)對于保留、傳承中國傳統(tǒng)手工藝制作也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并為中國邊遠地區(qū)的少數(shù)民族和殘疾人士創(chuàng)造了就業(yè)機會。
瑞秋的“巖羊”店從創(chuàng)立至今一直困難重重,在英國見過瑞秋之后,我還利用假期專門回國去了成都,拜訪了瑞秋的“巖羊”小店,參與了他們的一次集市,還特地去了瑞秋一直幫助的余先生家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親眼見證了“巖羊”的員工和志愿者在這份慈善事業(yè)中的努力和他們遇到的困難。在英國的學校,我發(fā)起了一次對中國貧困山區(qū)教育的慈善捐款,對做慈善的困難有了粗淺的認識,因此更佩服瑞秋在中國的默默堅持。慈善事業(yè),任重道遠,但就像瑞秋常常引用的那句話所說:“一個人不能改變世界,但我們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世界。”